爱情与艺术总是有割不断的联系,它带给了艺术家源源不断的灵感和激情,作品的感染力穿越时空,让我们还能看到艺术家笔下的爱情是什么样。
情人节是西方传统节日之一,它的由来众说纷纭,其中流传最广的传说来自于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皇帝克劳迪乌斯二世在首都罗马宣布废弃所有的婚姻承诺,当时是出于战争的考虑,使更多无所牵挂的男人可以走上争战的疆场。一名叫瓦仑廷(Sanctus Valentinus)的神父没有遵照这个旨意而继续为相爱的年轻人举行教堂婚礼。事情被告发后,瓦仑廷神父先是被鞭打,然后被石头掷打,最后在公元270年2月14日这天被送上了绞架被绞死。14世纪以后,人们就开始纪念这个日子。现在,中文译为“情人节”的这个日子,在西方国家里就被称为Valentine''s Day ,用以纪念那位为情人做主而牺牲的神父。
这幅作品创作于1814年,是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曾绘制的一幅想象的双人像,名为《拉斐尔和弗娜芮纳》,作品中安排了一名黑眼睛的女子坐在拉斐尔的腿上,俨然将拉斐尔的绘画演变成了一个通俗的流行图像。拉斐尔终身未娶,但他心中却有着一位无与伦比的女神,那就是他的情人弗娜芮纳。弗娜芮纳在拉斐尔的生活中一直很神秘,她崇拜他、关心他、爱护他,她常常远远地站在作画的拉斐尔的背后,默默地看他作画。她是拉斐尔艺术创作的灵感和源泉。关于弗娜芮纳是拉斐尔情人的传闻,大概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已经发端,到了19世纪愈发盛行起来,成为公众谈论的热门话题。
《戴珍珠耳环的女孩》是荷兰黄金时代巨匠维米尔的代表作,葛丽叶是一个家境贫寒的姑娘,应聘来到画家维米尔家做女佣。在画家的家里,葛丽叶第一次接触到奇妙的绘画世界,这些美妙的绘画唤醒了她潜在的艺术敏感。与此同时,维米尔也被葛丽叶的艺术天分和美好气质打动。葛丽叶迷恋上维米尔的艺术才华,也愿意为他付出一切,渐渐的葛丽叶也成为维米尔作品的一部分。《戴珍珠耳环的女孩》就是维米尔与葛丽叶之间纯爱的最好的见证。只是美好的生活总是过得那么快,最后画家和女孩之间也没能冲破阻碍,留下了一个永远怅惘的故事,和那副不朽的巨作。
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在《哭泣的女人》这部作品中,他以粗线条、硬式的笔风描绘了一个精神处于极度悲伤状态女人的表情和内心强烈的痛苦。画中对女人扭曲并形成碎片的脸的描绘是毕加索立体主义思想的发展。《哭泣的女人》,也是毕加索后期畸形女人作品中最动人的一幅。有人说毕加索把自己给了魔鬼,把画笔给了上帝;而对于这一幅作品,他把痛苦给了女人,这个女人,就是朵拉·玛尔。朵拉·玛尔即是毕加索的情人,她经常不能自抑地大哭。
油画《风的新娘》是画家柯克西卡在1914年创作的一幅画布油画,现存于巴塞尔艺术博物馆。柯克西卡是奥地利表现主义画家、诗人兼剧作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加入奥地利军队并负伤,医生认为他的精神已经受到损害,但他仍然在欧洲到处旅行,描画风景。他和女音乐家、音乐家古斯塔夫·马勒的前妻爱尔玛·马勒陷入爱河,几年之后爱尔玛因为害怕太深地陷入情感不拔而将他遗弃,但他终身深爱着爱尔玛,他最著名的作品《风的新娘》也是献给她的。
作品中,柯克西卡用近乎神经质的粗线条表现出外界环境的狂风乱卷,朦胧的月色照着远处的蓝色群山和峡谷,而一对恋人就在这狂风中相拥而眠,他们的激情弥漫在空中,而内心中涌动的爱意似乎筑成一道壁垒,挡住了那狂暴的西风。然而仔细观察画面中的两个人物,“新娘”安静熟睡,“新郎”却双目圆睁,仿佛预感着不幸就要降临。在扭曲的线条和狂躁的色彩中,似乎可以预见到这一对恋人最终分道扬镳的结局。
《秋千》一画描绘的是浮华贵族少年藏在树丛里偷看小姐荡秋千的场景: 这时秋千上的小姐一只高跟鞋不慎脱落并甩了出来,这位浪荡公子准备伸手去接。尽管画得十分细致,比如,花园的景色与树丛画得很美,画意的格调却有些艳俗。这幅画代表了当时贵族的艺术趣味。以调情为内容,在弗拉戈纳尔的全部作品中占有一定优势,而且无论从内容与形式上看,比起他的老师布歇来,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为显贵们订购而作的那些幅画上,香艳的氛围表现得非常露骨,轻佻的内容与高超的色彩技巧,是弗拉戈纳尔继承布歇"向妇女献殷勤"的一种绘画"传统"。
艺术家的爱情故事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而这些情感都给予了作品灵魂。情人节表现在西画里虽然只是一个场景、一幅肖像,却记录了艺术家的真实经历,抑或是一种时代的记忆,让我们用视觉去感受艺术的魅力。
转载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作任何商业用途
IOS下载
安卓下载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