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一开始的片名是《12年未知计划》(The Untitled 12 Year Project),后来变成了《12年》(12 Years),而为了避免与电影《为奴十二年》(12 Years Slave)片名过于相似,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在电影杀青后才改成《少年时代》(Boyhood)。
影片历时12年拍摄,讲述一个男孩从6岁到18岁的成长历程,及其父母亲各个方面的变化。
2019年9月,该片被英国《卫报》评选为“21世纪最佳影片100部”,位列第3名。
故事概要:梅森(艾拉·科尔特兰饰)从6岁慢慢成长到18岁,玩游戏、看动画片、和姐姐萨曼莎(罗蕾莱·林克莱特饰)吵架、旁观妈妈奥利维亚(帕特丽夏·阿奎特饰)搬家离婚考学位、和爸爸老梅森(伊桑·霍克饰)讨论避孕、一个人的旅行、第一份工作、第一个女朋友、第一次离别。他从一个有着婴儿肥和塌鼻子的漂亮男孩,逐渐进入青春期并长成一位胡子拉渣、甚至有着父亲般沧桑外观的男人。
这部横跨12年拍摄期的电影,后期团队又是如何制作的呢?
《少年时代》的剪接师Sandra Adair表示,导演一年大概会拍摄三到四天,所以他的工作时间大概是一年一个月左右,每年他们都会看着去年剪好的素材,讨论接下来的故事应该会怎么发生。
“这样的过程有点像禅学,你不必担心接下来的素材是哪些,也不会知道结局是什么样子,我只要专注于找出那些感动我的片段,当然我更不会晓得接下来要怎么剪,但我会试着将每年素材里最深刻的部分。在这个工作期间我也同时完成了九部电影的剪接。”
Sandra Adair一开始认为他们或许会有原创配乐,这样配乐师可以依照这个架构谱写音乐,但因为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不认同这个做法,于是他们就选用了不同的拍摄时期,最适合的歌曲作为配乐。
“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独特的音乐品味,所以要为剪接找出适合影像的配乐有一定的难度,我们找来了2002及2003年的畅销金曲,制成CD后给他们的孩子试听,要他们写下听到这首歌时的想法。例如『我记得这首歌是我开车去踢足球的时候听到的』,或是『我姐姐超爱这首歌,但男生们都讨厌死了』,来做为配乐的评断。”
大约10年前,基本的剪接程序是将拍摄到的东西,转换成SD影像(Standard-Definition Video),剪辑完成后再套回拍摄的高画质档案,再转交给调光师进行后制处理,一开始后制处理用的是Final Cut Pro 3(目前出到第10版了),这样的过程非常耗时,而科技进步实在太快,现在你可以轻易的请别人或者自己传送高画质的影片。
4、一定要保证故事的连续性,技术不能凌驾于故事之上
每年的拍摄,都让《少年时代》更不一样,团队不同,底片与镜头都不一样,皮肤的颜色等等太多部分都不一样,连冲洗底片的药水都不一样。
调色师Parke Gregg解释他对于这部电影的改观,“《少年时代》这个传奇性的计划对于其他人来说,只是一个听说的长期的拍摄计划,我一开始也以为初剪会看起来有些问题,但没想到第一次放映初剪时,故事本身是如此的天衣无缝。身为一个调色师,我的工作就是加强这样完美的故事,我必须让这些影像看起来没有破绽。”
每年独立制作的电影都会赶在电影节截止前完成作品,然后他们会在看完大银幕放映后,微调声音与画面颜色的细节,对《少年时代》的后期团队来说,这件事情也同样是他们的任务。Parke Gregg在圣丹斯电影节后就非常不满意画面的颜色。
“影展一结束我便开始着手重新调色,而后制混音师也在圣丹斯电影节期间调整了许多音效上的问题,所以我们在圣丹斯电影节放映的基本上是不完整的版本,我非常佩服理查德导演,没有几个导演能如此自信的让自己的作品以这样的方式呈现。”
一个长达12年的电影拍摄,除了必须克服演员与剧本上的困难,科技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但也因为科技越来越进步,才能让12年前与现在拍摄的影像无缝接轨,底片的质感与数位影像的质感也需要许多的调整,才能看起来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