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这句话用来形容2016年的VR行业可谓是再贴切不过。当年,我国VR、AR产业增速同比甚至达到387%和968%。不幸的是,无限的风景没有持续很长时间。
一瞬间,最受青睐的独角兽企业早已作鸟兽散,去年,谷歌悄悄关闭了其白日梦VR服务和VR play store。现在再看VR/AR行业,空余一地鸡毛已是不争的事实。
但令人意外的是,在这片不被全世界看好的“前”蓝海中,却依旧有公司在不断加码、且态势竟远超旁人想象。近日,据The Information报道,Facebook部门目前有近1万名员工正在研发VR和AR设备。这也意味着,近五分之一的Facebook员工扎根在了Reality Labs部门。
如果说,马斯克是在人人不看好的情况下,坚定不移地造火箭的话;那么,扎克伯格无疑是在更加艰难的条件下死磕VR/AR赛道。
自2014年以20亿美元拿下Oculus后,Facebook在同行陆续“战略性撤退”的情况下,六年内陆续完成了至少24项相关投资。同时,负责这一业务的人数也从2017年的1000人迅速扩大到万人规模,这一系列举动被不少人直呼“疯子行径”。
世人在面对与主流认知相悖的人或事物时,总会习惯性地将其冠之以疯狂的名义。但扎克伯格以及Facebook这一系列“奇葩”行为,真的能被简单称之为疯子吗?曾经被视为同样角色的埃隆·马斯克如今的成绩有目共睹,而扎克伯格一样不是位短期投机者。这位为未来买单的梦想家在豪赌VR/AR的背后,显然还有着更深的考量。
从一体机到构建生态,Facebook的VR帝国初见规模
近年来,在经历了不断的技术革新、迭代后,相较于笨重的外接设备,无束缚的一体机式VR明显更受用户青睐。也就不难理解,自Oculus Rift-style后,Facebook便专注于开发独立设备的Oculus Quest系列,先后发行了不需要连接PC或智能手机的Oculus Quest和Quest 2。
事实证明,Facebook这一决定的确是正确的。2019年,被称为“第一款真正优秀的VR一体机”的Oculus Quest问世,一经推出便受到了不少用户欢迎。不仅如此,去年刚发售的Quest 2更是在三个月内达8.85亿美元,以极快的速度超越了前代产品销量。
就目前来看, Quest 2无疑是最接近一体机完美形态的产品。在保持前代相同设计、且依旧配备一对6Dof手柄的基础上,Facebook对2代产品大作减法,使其更加小巧,但性能上却丝毫未作让步。据悉,Quest 2单眼1832*1920的分辨率已达VR设备的中高端水平。
但这并未让Facebook满足,扎克伯格在The Information的采访中透露,目前Oculus已经在构思“ Quest 3和4”硬件。他还表示,未来还将引入眼睛和面部追踪功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设备的社交性。
“我们目前最关注的的是,如何在VR设备中创造更好的社交体验。”扎克伯格言之凿凿,“我希望可以与其他人进行真实的目光交流,并在虚拟形象上做出真实表情。”
但在GameLook看来,相比于这些缓慢的技术迭代,Facebook整个VR生态规模的飞跃无疑更让人吃惊。
据外媒报道,早在去年年初,Quest平台已有20款收入超过百万美元的游戏/应用出现。没想到的是,不到半年时间这一数字几乎翻了一番。2020年9月,Facebook宣布这批“百万元户”的数量增至35款。如今这一数据再次被刷新,不久前Facebook的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副总裁安德鲁·博斯沃思透露,Quest平台已有超60款游戏和应用营收超过100万美元。
“100万美元”这个数字放在今天、尤其是手游市场中来看,其实并非多么可观的收入。但它的象征意义却是巨大的:作为VR应用开发者获得足量收益的里程碑,不仅让更多同行看到了希望的火苗,Quest平台也会鼓舞越来越多的后来者加入、或回到这个良性的VR生态中。
摆脱第三方平台“卡脖子”,30亿用户巨头豪赌VR/AR赛道
“我一直相信,当你使用的VR吸引了1000万活跃用户时,市场就足够大了,会回馈开发人员。”在采访中,扎克伯格丝毫不掩藏对于VR/AR市场未来的看好。在他看来,Quest会让用户规模如滚雪球般迅速壮大,并超过千万用户大关。最终在游戏方面,受欢迎程度甚至会如同Xbox和PS一般。
几乎所有人都看到了Facebook对于VR/AR赛道的美好愿景,但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马克·扎克伯格“一厢情愿”背后的初衷。
“如今,Facebook所做的大多数事情都是在别人的平台之上进行开发。我认为,我们应该深入投资,帮助打造我认为将成为下一个主要计算平台的东西。”扎克伯格如此解释。
的确,无论是Windows时代受制于微软,还是移动时代受制于苹果安卓,Facebook从未真正地“站着把钱挣了”,这样的遭遇对于一家国际互联网巨头而言自然是不可忍受的。
早在2017年。Facebook的月用户活跃度就已达20亿。不仅如此,得益于全球的宅经济红利,去年Facebook 的Q1季度电话会议上,扎克伯格就提到:“有史以来第一次,每月有超过 30 亿用户使用 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 、Messenger 。”
纵观世界,从未有任一国家拥有30亿居民,但Facebook却做到了覆盖全世界近一半的人口。如此庞大的互联网帝国,反而被其他人卡着脖子指指点点,不得不屈服于苹果等公司。也就可以理解,Facebook急于抓住智能手机后的下一风潮,提前将VR视作下一个主流计算平台、疯狂下注。
值得一提的是,扎克伯格除了在采访中暗讽苹果价格高昂外,也再三保证Facebook将会在保证优质VR/AR设备体验的基础上,延续价格平民化的特点。此前他也曾直言Quest 2的成功关键在于“更轻、更快、屏幕更好,而且更便宜”。以此来看,Facebook对VR技术其实更多地集中在轻便化、高性价等方面。
但仅仅是这些还不够承载扎克伯格的野心,Facebook同样也在布局脑机黑科技,尝试结合VR技术打通更多可能性。
2019年,Facebook收购了脑机接口初创公司 CTRL-Labs。相较于马斯克的Neuralink在脑内植入芯片,CTRL-Labs 穿戴式设备技术倾向于使用单个神经元进行输入。在扎克伯格看来,Neuralink等侵入性脑机接口并不会很快成为消费产品,反而是CTRL-Labs通过手腕或下臂上的表带检测神经信号,很好地解决了操作难度和安全性等问题,更容易被大众接受。
国内巨头集体忽视,苹果即将进军VR赛道?
反观国内互联网公司,近些年大多深耕云计算、AI技术等领域,到了今年则又刮起了跨界造车的新风潮。百度、华为、小米、恒大……几乎每隔不久就会有一则互联网公司造车的消息占据新闻头条。但总的来说,这些国内巨头依旧没有返场VR/AR赛道的架势。
犹记当年,曾推出五代产品的暴风魔镜VR红极一时,背后那个被唤作“小乐视”的暴风市值甚至一度超过400亿元。但随着VR/AR行业风光如海市蜃楼般散去,暴风也如乐视般惨淡,最终以退市收场。以小观大,自此整个国内VR/AR市场难有大起色。
如今国内这一亩三分地上,也仅剩大朋VR、3Glasses、HTC Vive、以及华为的HUAWEI VR Glass和AR应用《华为河图》等等。而在海外,自去年发售的VR游戏《半衰期:爱莉克斯》大热后,VR设备再度焕发活力。除了带动Quest系列销量外,高达999美元的V社官方头显Valve Index甚至一度售罄。
终于,渐有起色的VR/AR市场还是吸引了苹果的注意。据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预测,苹果很有可能将在2022年推出首款高端VR头显,并在2025年推出AR眼镜,AR隐形眼镜则会在2030-2040年推出。
尽管有关苹果下场的相关消息仍未进一步公布,但Facebook愈发密集的动作已然是国内厂商头顶即将坠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光从1万名员工的规模来看,谁知道期间会产出多少技术迭代,先行囤积多少相关专利。明白了这点后可以想象,一旦未来Facebook豪赌成功,面对眼前这堵高大的专利墙,错失良机的国内公司必将处于被动地位,在市场上受制于人、且寸步难行。
更重要的是,自Roblox上市后,越来越多的公司认识到元宇宙的巨大价值,然而VR的发展同样与元宇宙的未来息息相关。
Roblox的CEO Dave Baszucki曾指出,元宇宙的8个特点是: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随地、经济系统和文明。其中,身份、朋友、沉浸感、随地等标签,不正好与Facebook追求的VR社交体验如出一辙。
同时Baszucki还表示,真正的元宇宙意味着用户需要一个虚拟身份的形象。这点同样高度契合了Quest 3和4追求眼睛和面部追踪功能,打造真实虚拟形象的目标。
结语
2007年,乔布斯在MacWorld大会上正式公布了第一代iPhone。这款抛弃了物理键盘和手写笔光秃秃的“大平板”,在当时黑莓等手机主导的市场中并未被主流人群所看好,然而彼时的乔布斯却自信满满:“它将改变一切。”
最终苹果的确如他所言,一步步成为了今天智能手机领域的王者,并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而在GameLook看来,如今的Facebook也是迈向了与苹果相似的路、一条不被看好最终却会“改变一切”的路。
正是由于他们都愿意为了不被人看好的梦想而疯狂投入时间、精力、甚至是海量的资金,才值得被冠上梦想家的称号。这样的行为最初也许与主流认知有所不同,但就像那句脍炙人口的俗语所说:正常人永远平庸,改变世界的从来都只会是疯子。
转载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作任何商业用途
IOS下载
安卓下载
小程序